每當在新聞媒體上提到「安全島燈箱」,大家會理所當然地想起那個豎立在香港各大街道、默默守護香港交通安全超過四十年的黃身白頭方形物體。但原來它有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做「莫禮遜燈號」,並且由本地工場改良而成,與同時間的英國款式差距甚遠,而這個「本土裝置」隨著科技進步正逐漸被新一代英國設計取替。
英國「安全島發光防撞柱/燈箱」變遷 (來源:Street Furnishing Blog)
「Keep Left」尚未被箭嘴符號取代的英式「發光防撞柱」
類似於香港款式的「發光防撞柱」
小編撰寫這篇文章源於一張於六十年代拍攝的「秀茂坪交通安全城」照片,相中清楚顯示了當年的路牌及燈號,而其中設置在安全島上的白色圓錐體最為注目,它的中間部分以中英文表達「靠左行」,它就是香港第一代安全島燈箱。1973年5月29日的工商日報提到,在它頭上有一盞紅燈在夜間閃爍。根據一些愛好舊交通裝置的英國網民搜尋到的資料,這款燈號早在三十年代便出現於英國街頭,並由當時專門製作全國路牌及燈箱的Gowshall公司生產,產品名為「發光防撞柱」(Illuminated Guardpost),不過現時無論是當地民眾抑或是生產廠商,都俗稱這些燈箱做做「左行交通柱」(keep-left traffic bollard)。
1969年秀茂坪交通安全城,圖中間有兩個第一代安全島燈箱 (摘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多媒體資訊系統)
直至1973年,當時香港工務司署(1982年分拆成多個部門,包括路政署等)開始試行多種改善交通安全的措施,其中一項是從英國引進第二代「安全島燈箱」,它之所以叫做「莫禮遜燈號」很大機會是為了紀念其引入者—當年的交通部高級警察—莫禮遜。這款新燈號的特點是轉用了成本較低的塑膠物料,且有燈泡置於膠殼內,在晚上整個發光,讓駕駛者可以從任何方向看到,價廉物美的它在試行期間得到廣泛讚好。它的另一個重大突破是換上了符合國際標準的交通符號,即以箭嘴代替累贅的文字描述,好讓駕駛者更迅速作出行車判斷。
當年報導稱第一批試行裝置出現在花園道、彌敦道及土瓜灣道,並且有兩個款式,報導照片所顯示的燈箱相信是最終沒有採用的設計,即上下比例均等,中間稍寬。值得一提的是,現時常見的大頭設計原來從未在英國出現,這個可能是報章所說的「改良」,算得上是香港的本土設計。
1973年5月29日工商日報有關試行「莫禮遜燈號」的報導,圖為花園道與下亞厘畢道交界,燈箱設計與目前常見款式有所不同 (摘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多媒體資訊系統)
上亞厘畢道與花園道交界為第一批試行位置

 

英國的「安全島燈箱」為一體式,並沒有採用香港的「大頭設計」
不過此後有不少報章批評「莫理遜燈號」太易受損,每次維修動輒需要千多港元,而且這款裝置在全港共一萬多個,所耗費的電力不菲,無論對駕駛人士抑或政府來說是一大負擔,故此專責燈箱的路政署在2007年開始進行更換工程,陸逐採用可解決上述問題的新款設計,名叫「反光自動復位柱」(retro-reflective
self-righting bollard,簡稱RSRB)。目前在香港常見的型號有兩種,身材圓圓的一種叫「貓頭鷹」(Night Owl),另一種形似「熨衫板」的叫Flecta Bollard,它們再也與英國設計無異。兩者同樣以反光貼紙代替燈光照明,在有需要時可在底部加上燈光,此外它們採用了百分百可循環再用物料,即使遭到以時速七十公里行駛的汽車撞倒亦可自行回復原位,過程毋須使用電力,切合了今時今日重視環保的潮流。
撞毁安全島燈箱須賠於一千元 (摘自 香港01)

 

Flecta 安全島交通柱被強行放裝在「莫禮遜燈號」基座上 (留意底部編號與反光板有所不同)

 

貓頭鷹(Night Owl)安全島交通柱,其特點是圓圓的身形
不經不覺「莫禮遜燈號」已經默默守護香港交通安全逾四十多年,它們受盡風吹雨打,距離退役的日子愈來愈近,大家平日在街上不妨多留意一下這些珍貴的「本土交通裝置」吧。
「莫禮遜燈號」正逐漸被RSRB取替

 

四十年後下亞厘畢道附近的建築與大樹健在,唯獨「莫禮遜燈號」已經消失

 

手工製中秋燈籠 與 真.本土「莫禮遜燈號」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下方的「LIKE鍵」,以表支持,感謝大家~

(Visited 4,462 times, 3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