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遊客對澳門的藍色瓷磚路牌大感興趣,與這些路牌拍照甚至是遊覽澳門的「指定動作」。Azulejos路牌能夠成為澳門特色,主因是它具有濃厚的葡萄牙風格之餘,在街道命名方面亦有不少有趣的故事,當中更牽涉中葡關係,小編在<澳門街道牌-中葡互相角力之地>一文略有所談。但除了這些傳統路牌以外,走在城中街道,事實上可發現不少澳葡政府遺下的葡式城市家居(Urban Furniture),這次小編想跟大家分享可能被各位忽略的「地點指示牌」。
若然你是屬於「九十後」以前的澳門人,會否對下圖的指示牌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因為這款葡萄牙指示牌曾出現於回歸前的澳門。
這是葡萄牙典型的舊指示牌,其特色是由纖薄的板組成。第一項意為墳場;第二項意為「五角塔」,應該是城牆遺跡的一部份,由於這是當地的特色景點,所以這項以棕色作為背景;第三項則是教堂。單看標誌,其實已經可以了解大概意思,而指示牌的文字較粗,從遠處可以清楚看到。最後三項分別是堂區議會、賓館和不動產,由於這些地點較特殊,標誌應該只要當地才能找到。
現時澳門仍可找到少量舊指示牌的蹤影,圖中兩個指示牌是澳門回歸前安裝的,右方的指示牌寫著「孝思墳場」,標誌與上方的葡萄牙指示牌一致。不過「孝思」是中式墳場,配上西式的十字架似乎不合主題。
這個舊式指示牌位於路環的十月初五馬路,當中的廟宇標誌應該是澳門獨有,因為在葡萄牙並沒有中式廟宇,而背景色則同樣為棕色,亦即是景點。由於澳門是華洋雜處之地,指示牌便需要同時出現中葡雙語,文字被迫縮小。不過因為字體較粗,指示牌尚算清晰。
小編一直對這個位於氹仔高勵雅馬路和雞頸馬路交界的指示牌感到疑惑,究竟圖中的諮詢處所指的是什麼?是旅遊資訊還是政府資訊?確實目的地為何?
不過這些舊式指示牌在現今澳門已是絕無僅有,因為特區政府打從回歸後便開始更新舊指示牌。新指示牌沿用葡萄牙昔日的官方標誌,可能是因為特區政府想盡力保留具葡萄牙特色的事物,顯示其包容不同文化的理念,亦可能是政府認為根本沒有需要去做額外功夫設計新系列標誌,小編對此無從考究。
但澳門的新指示牌卻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特質,使之與葡萄牙指示牌大相逕庭,大家對比新舊指示牌後看得出來嗎?
那就是欠缺了色彩!這張圖片是小編在2010年於葡萄牙城市-新特拉(Sintra)拍攝的,圖中可見葡萄牙近年的指示牌變得較厚,澳門的新指示牌也具有相同特性,但葡萄牙的新指示牌仍有顏色區分不同類別的設施:公用設施以藍色為背景(資訊中心由黃變藍),遺跡和公園劃分成淺棕色,而文化類設施(如:博物館)則以深棕色作為背景,分類更仔細,讓駕駛者一目了然,順暢地到達不同目的地進行多樣的活動。
反觀澳門,唯一能在澳門新指示牌上找到背景色的項目竟然是停車場(葡萄牙的是白色)!某程度上這暗示了一個可悲的事實,那就是澳門的斑斕色彩漸漸褪去,駕車人士整天所關注的問題是找車位。澳門市區目前車位數量相當有限,一個車位動輒需要二三百萬已是平常的事,可見澳門正走向畸形,但政府對此卻似乎坐視不理。更悲慘的是,澳門交通規劃連番失誤,使澳門市中心道路經常出現擠塞、巴士相當擠迫以及班次不準時,這些因素間接地打卻了澳門人於空餘時間到訪文化設施和戶外休閒設施的意欲。另外,我們可在新指示牌上發現英文,相信這是為了迎合面對國際旅客需要而添加,字體因此進一步收窄,本地駕駛者愈來愈難從遠處看到指示牌上的資訊。這好比澳門人因外地人湧入而使生活空間不斷受壓,市民只有無奈地慨歎生活質素每況愈下。說到這裡,小編不禁想起十年前那個悠閒的澳門。

 

最後,當小編繼續搜索葡萄牙的指示牌時,發現了這個標有不同酒店方向的指示牌。小編在想澳門酒店數量繁多,為何不也弄一個同樣的資訊版,引導旅客通過宛如迷宮的澳門舊街區到達休息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幾乎每間酒店都提供穿梭巴士服務,旅客根本不需要花費精力去看這款指示牌吧!然而,這些高級的澳門酒店對背包客來說是相當昂貴的,政府不妨可以考慮資助有特色的小型旅館,並安裝類似的指示牌,發展另類的旅遊體驗,為這些旅館提供生存空間之餘,更能吸納不同類型的旅客,一舉兩得。

 

有趣的發現:這個位於荷蘭園大馬路的指示牌不知為何有兩項沒有標誌!而旅遊學院的英文與葡文如此收窄真的能給駕車人士看得到嗎?!另外,只有望廈賓館這家旅館才有資格登上這個指示牌!
(Visited 1,03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