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觀察到有不少港鐵站標牌陸續採用新款「升降機Pictogram」。驟眼一看,新款Pictogram主要將人形公仔的組合由「一女+一男+一小女孩」變成「一位健全人士+一位輪椅人士」,而箭嘴的大小亦經過調整。小編認為這次改動順應了部分最新的「升降機Pictogram」國際設計潮流,依據是一篇在2019年由Schlaich和Meier-Walter兩位學者發表的研究——《升降機Pictogram的演變與未來趨勢》(“The evolution of the elevator pictogram: Pointing out trends for the future”) 。

Schlaich和Meier-Walter在研究中引用了1976年由美國平面設計師Rudolf Modley編著的《圖標手冊》(“Handbook of Pictorial Symbols”),列出13款在1970年代國際知名的「升降機Pictogram」。在人形公仔數量方面,她們發現有不少Pictogram款式是由「一男一女」、共兩人組成。而港鐵的舊款升降機Pictogram,似乎是英國機場管理局(BAA)標準(「一男+一女+一小童」)和美國運輸部(USDOT)標準(「簡約的升降機機廂+上下箭嘴」)的混合版本。

Schlaich和Meier-Walter以人數為基礎,為13款在1970年代國際知名的「升降機Pictogram」進行分類,發現「一男一女」的二人組合佔多數。
單純使用箭嘴的太古坊「升降機Pictogram」,是香港少見的款式。

Schlaich和Meier-Walter其後分析了全球100個國際機場的標牌,以及「美國設計師協會/美國運輸部」(AIGA/DOT)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兩大國際Pictogram標準,發現當今流行的「升降機Pictogram」已有下列轉變:

  • 不再加入女性圖案,因為性別與乘搭升降機毫無關係,此舉能避免觸動性別敏感人士的神經,以及避免與洗手間Pictogram「撞樣」;
  • 兩個不再是主導的「升降機Pictogram」人形公仔數目,此舉同樣是避免與「一男一女」的洗手間Pictogram「撞樣」;
  • 加入輪椅圖案的「無障礙設施」Pictogram,提倡「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讓身體健全或殘疾人士覺得可以放心使用設施。
在全球100個國際機場中,只有約29%的「升降機Pictogram」畫有女性圖案。
在全球100個國際機場中,約64%的「升降機Pictogram」畫有三個或以上人形公仔,二個人形公仔只佔18%。

Schlaich和Meier-Walter歸納出五項改善「升降機Pictogram」的建議:

  • (一) 確保性別中立
  • (二) 採用密集人群
  • (三) 加入暢通易達元素
  • (四) 參考國際常用標準,加入能夠代表電梯的元素
  • (五) 盡量精簡,確保Pictogram在不同大細的標牌上容易閱讀
Schlaich和Meier-Walter建議的五個「升降機Pictogram」設計原則

小編對於第(二)點建議有所保留,過多且重疊的的人形公仔似乎難以從遠處識別,亦有違第(五)點的「精簡原則」。相反,ISO標準(即類近於香港國際機場的Pictogram款式)雖然只包含一個簡單人形公仔,但由於它強調人形公仔伸手按鍵的動作,藉此能看出與「洗手間Pictogram」(「游手好閒」地站立著的人形公仔)有所分別。

難道要像澳門輕軌般把「男、女、年長、幼童、輪椅人士」多達五個人物加入「升降機Pictogram」才能確保乘客不會誤認為「洗手間Pictogram」嗎?
香港國際機場的「升降機Pictogram」設計參考了ISO標準,強調一個人在升降機機廂內按鍵。

港鐵新版「升降機Pictogram」基本上符合第(一)、(三)、(四)、(五)項建議。雖然人形公仔數量變少,且人形公仔依舊是站立姿勢,但小編認為不致於會誤認為洗手間Pictogram,因為港鐵「升降機Pictogram」一般使用「黃黑」顏色組合,藉此能有效與使用「黑白」顏色組合的「洗手間Pictogram」區分。

港鐵洗手間Pictogram,使用黑白顏色組合,與升降機Pictogram的黃黑組合有顯然分別。

最後關於「上下箭嘴」被縮小的改動,小編認為是避免乘客誤認為一般的「方向箭嘴」。這個問題其實早在1980年代ISO測試一系列Pictogram時已經提出:

Large size arrows, used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cabin, frequently are misinterpreted as directional arrows within a guidance system.

Easterby & Graydon (1981)
(Visited 1,42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