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制」 — 港珠澳三地路牌樣式對比
話說數星期前,筆者在澳門電視新聞留意到一則報導,指港珠澳大橋已經進入「收尾調試階段」,並開始安裝「交通標識」,鏡頭隨後聚焦在一排內地樣式的高速路牌。筆者突然發現大橋末端以及中段設置的路牌有著不盡相同的模樣,於是抱著貪玩的心態,按照各地標準重新設計在片段中出現過的「車道選擇指示牌」,並作簡單的款式對比與大家分享。
首先,三款路牌最明顯的分別是它們針對「口岸」以及「收費站」各有不同寫法,澳門原來將所有出入境口岸統稱為「邊境站 – Posto Fronteiriço」,香港這邊卻叫做「管制站 – Control Point」而非「口岸-Port」,「收費站 – Toll Gate」在澳門叫「收費處 – Portagem」,而香港會使用「收費廣場 – Toll Plaza」。現時澳門市內並未有任何一條高速公路以及收費道路,不過「收費處」標誌卻一直記載於法律文件中 (譬如是1993年制定的<道路交通規章>),所以筆者在參考過葡式「收費站提示路牌」的佈局後,幫澳門設計首塊「收費處提示路牌」(其中「自動繳費標誌」取自葡國,並改成本地貨幣符號)。談到目的地,內地與香港都將澳門稱做Macao,而「香港」的英文在內地路牌上以內地常見的拼音寫法標示為 Hongkong。
顏色方面,澳門的友誼大橋曾出現過代表高速公路的 (葡國稱為Auto-Estrada,簡稱A)藍底白字路牌,但自從回歸後政府統一轉成白底黑字 (等同於葡國的輔助道路,簡稱IC),而中國和香港皆採用綠底白字,只是線框位置不同而已。接下來就是字體,澳門的葡文從以前的Helvetica轉用幼細的Arial,並且全用大階字母,然而這兩個元素可說是造成澳門路牌可讀性低的元兇,筆者實在「睇唔過眼」,於是以葡國標準稍作改良。葡國路牌採用的JAE字體與英國的Transport(葡文)以及Motorway(數字)字體非常近似,正因為JAE是由一個已解散且自負盈虧的葡國組織以此兩款英國字體為基礎,補上葡文音標而成(例如是 ç 由「C」與「,」組合而成),至於中國路牌的英文字體則與美國接軌,採用Highway Gothic。最後來看一下小細節,葡式箭嘴微彎較為生動,港式箭嘴則是比較平直,而中式箭嘴並沒有如其餘兩地般使用三角形。另外,香港路牌附有紅色「快速道路標誌」以及顯示幹線編號的盾牌,葡國高速路牌則直接以文字標示高速號碼,由於港珠澳大橋隸屬於編號為G94的「珠三角環線高速」,所以筆者在葡國及香港款式加入94這個數字。
這幅作品亦勾起了筆者「為路牌瘋狂」的兒時回憶。還記得在小學時期筆者經常參加由爺爺籌備的廣東短線家庭旅遊,旅遊巴時常途經京珠高速,每當看到那些從雜亂背景中突圍而出的路牌以及設計簡潔易明且多樣的黑色公仔 (正式來說是叫圖標 – Pictogram) 便會興奮不已,即使是兩三小時的車程也不覺疲倦。由於一直以來筆者的家鄉—澳門並無高速公路,所以每趟旅程都非常期待可以再與它們相遇。而在每次旅程結束後的空餘時間,筆者定必拿起畫筆,憑腦海中的零碎記憶拼湊不同地區的路牌款式,繼而即興地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路牌。同時,在畫中所標示的目的地通常是「FF出來」的,譬如筆者會在香港款式的路牌填上「澳門-Macau」,很天真地希望將來可以乘車來往港澳,免除「暈船浪」之苦,當時年幼的自己又怎會料到在有生之年會當真有一條澳門與香港相連的道路築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