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篇提到澳門仍有不少指示牌以及交通標誌保留了葡治時期特色,而今集聚焦在某社區裡一塊舊式指示牌,而上面印有一個必定只在澳門出現的標誌。下圖中指示牌攝於澳門九十年代填海而成的新社區—黑沙環新填海區,它不僅保留了昔日葡國在指示牌上常用到的字型,而且更放置了獨特的標誌,繪有第二條連接澳門和氹仔、象徵著中葡友好關係的大橋—「友誼大橋」。原來在當時它已是澳門重要的旅遊景觀,是「澳門八景」其中一員,這個名字你有否聽過?此外在指示牌上的中文字裡,「氹」字看得出是「乙」字跟「水」字的併合,年長一輩的讀者應該會理解,小編記得剛接觸電腦時無法直接輸入「氹」字,你知道何解嗎?今天為大家帶來以下兩個小故事:
左圖攝於黑沙環新填海區,當中葡語所用字體較窄,與1998年時葡萄牙政府未有作出明確規範的字型(右圖)接近,現時葡萄牙路上標示多採用Transport字體,與英國看齊。

澳門八景—包裝旅遊先軀
自回歸後澳門被定位為「國際休閒旅遊中心」後,近年政府推出了不少經包裝的旅遊景點路線吸引及引導旅客探索澳門多元面貌,例如是「論區行賞」將旅客分流到一些較少到訪的社區。不過當澳門歷史城區尚未被錄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列」、賭權還未開放、「路氹金光大道」還是一片荒土之時,其實已有團體將澳門景點做包裝推廣。在1992共八個藝術、文化、教育團體從42新舊景點中,參照某篇古詩中那些不復存在的「濠鏡十景」,選出八個旅遊主題,包括「燈塔松濤」、「媽閣紫煙」、「三巴聖跡」、「普濟尋幽」、「盧園探勝」、「龍環葡韻」、「黑沙踏浪」以及「鏡海長虹」。其中在1994年落成的友誼大橋為了讓船隻駛入十字門水域或停泊外港碼頭,預留了兩個拱起位置作航海口,再加上旁邊的澳氹大橋在中間有一拱起位置,兩座橋一併來看宛如在海上輕柔地飄動,兩者便合稱為「鏡海長虹」。後來特區政府認為兩橋因欠奉燈光,在晚上有如隱形,於是特意在回歸五周年重新裝修兩條大橋,在橋柱加上電纜及黃色燈光照射,為這道澳門風景畫龍點睛,在舊款澳門明信片可以找到兩座橋的照片。
晚上亮起黃燈的友誼大橋 (張越東攝 – 摘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elvisinchina/6907789582)
澳門八景圖
那個曾經打不出來的「氹」字
想必在澳門生活的九十後或更年長一輩,當年用電腦輸入地址會遇上麻煩,就是「氹仔」的「氹」字無法輸入,只好用「乙水」代替。歸根究底,問題出於「文字編碼系統」。最初電腦的文字由8個位元(bit;每個位元可以是0或者1)組成,亦即一個文字等於一個位元組(byte),一共可以記錄256種狀態 (2的8次方)。由於當時只有美國使用, 127個編碼便可把所有英文字及符號收錄,於是便決定如此進行文字編碼,並名為ASCII
(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但隨著個人電腦逐漸在其他語系國家出現與普及,最初制定的ASCII編碼系統最高只可儲存255個組合的限制,對多字符語種造成極大挑戰(例如是總字數過萬的中文)。不過在中國內地有人忽發其想,發現可以從第127個編碼以後,將兩個位元組(byte,即兩個英文字的長度)編在一起來代表漢字,結果收錄近7000個文字,並稱作GB2132,所以當時出現了「一個中文字相等於兩個英文字」的說法,後來台灣亦仿效製定了BIG5編碼,同樣使用繁體字的香港澳門亦跟隨使用。至於其他英語系以外國家亦各自額外研發屬於自己的語言編碼系統,來補充欠缺的本土文字。
不過就港澳地區來說,一些獨有的地名是沒有收錄在以上的中文字庫裡,例如是「氹」、「邨」字。香港政府因此於90年代先為轄下的機關制訂「政府通用字庫」,後來開放予大眾下載使用,並演變成「香港增補字符集」,使得可在電腦上無障礙地以中文傳遞信息。
「香港增補字符集」的政府宣傳
在Windows NT推出的年代,由於電腦容量和運算能力迅速發展,在條件許可下國際標準組織—ISO決定製作一套全新並整合各地制式的文字編碼系統,命名為Unicode
(萬國碼),目標就是透過倍增編碼位元至16個,將以往互不相通的文字編碼轉換成統一且獨立的字符,以往由兩個位元組組成的中文字則改成「一個字符」。自此港澳台地區開始慢慢從BIG
5碼轉換至Unicode,而「香港增補字符集」裡面的文字亦加入其中,甚至可以輸入簡體字(华 – 人心十) 或日本漢字(駅-
尸火尸人)。由於現今個人電腦基本上使用Unicode,所以鮮有出現編碼不兼容導致亂碼的情況,即可正常讀寫其他地區的常用字。
Unicode統一各種文字編碼系統,解決亂碼問題
資料來源: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下方的「LIKE鍵」以表支持,感謝大家~
(Visited 831 times, 1 visits today)